在今年的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中,一名靠轮椅和义肢生活了17年的汾阳小伙儿,以高出复试线49分的优异成绩,被山西大学法学院刑法专业顺利录取。得知这一消息,记者立即与小伙子取得联系,揭开了他在社会关爱和自身努力下,一边坚持治疗,一边从小学到大学再到研究生寒窗苦读的历程……
1 磨难
“王栋是谁啊?没听说过!”在太原理工大学,很多同学并不熟悉这个名字。但是,如果你要问那个每天坐着轮椅去上课的男生,大家都会这样反应:“噢,原来你说的是他啊!”
因为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,第一次见到装着义肢、站在宿舍楼门口的王栋时,记者反而吃了一惊。“我就是你要找的王栋。”小伙子腼腆地解释:“如果路不远,还是装上义肢行走方便。”
王栋的家在汾阳县杨家庄镇杨家庄村,今年23岁。6岁那年的一场车祸,让王栋的生活蒙上了一层阴影。对于那场车祸他能记住的不多,只记得是在放学的路上,一辆大卡车突然冲出马路,他被卷到了车轮下,记忆中最后留下的是一阵刹车声和吵闹声……
再醒来时,王栋隐隐约约听到了妈妈的哭泣。虽然脱离了生命危险,可他的双腿却没能保住,自膝盖以下被截肢。因为年龄小,骨骼还在不断生长,再加上家里并不富裕,医生没有立即为王栋配义肢。车祸发生后,王栋用了一年多的时间,才逐步适应了轮椅代步的生活。从那时起,轮椅成了他最亲密的伙伴,从小学到高中的十多年里,他一共用坏了5辆轮椅。
2 上学
身体有缺陷,就更需要从精神食粮中汲取养分,坚强的妈妈并没有因为儿子残疾,就放弃对他的培养。为了方便送王栋上学,妈妈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房,把家安在了学校旁。每天一早,妈妈送王栋上学后,再去地里干活儿,中午再接他回家……幸运的是,在纯朴的农村小学里,王栋没有因残疾受到同学欺负,反而得到了大家的关怀和照顾。
“你的学习成绩一直都很好吗?”被问及成长经历,王栋挠挠头腼腆地说:“其实我并不是老师眼中的乖学生。”这句话大出记者意外,谁能想到,这名以优异成绩考取硕士研究生的残疾生,曾经是班级名次倒数的捣蛋鬼。
受伤时年纪还小,懵懂的王栋并不理解身体的残疾会给他今后的生活带来什么影响,只知道自己再也不能和小伙伴一起玩捉迷藏、一起爬树……于是,他选择了其他的捣蛋方式,经常整堂课盯着窗外的树叶,要不就偷看故事书,或是神游物外。看到轮椅上的王栋还没心没肺地捣蛋,老师有时会不忍心苛责几句。上学期间,他还要继续做手术治疗,每次返校上课时,王栋的成绩都会跌到全班倒数。
3 醒悟
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高中。2006年,王栋转到县城读高中,而他同村的发小,要么已经回家务农,要么外出打工了。自由散漫惯了的王栋,并没有感受到高考的紧迫感,念书依旧是不紧不慢。有时在课堂上,还会搞点小动作。一开始,大家还会对他的恶作剧报以笑声,渐渐地,王栋的小动作对大家的学习构成干扰。“这么辛苦,就是为了考大学,我们没有时间可以浪费。”同学的一句话点醒了他。
“我的出路又在哪儿?”王栋开始反思,和正常人相比,自己体力活儿干不了,有时还需要别人照顾,难道一辈子依靠家人?“要想改变命运,只有勤奋读书。”王栋终于找到了前进方向。“坐轮椅也有优势,除了教室,我没有其他地方可去;除了看书,我也没有其他事可做。”每天早晨,舍友们把他抬进教室,王栋就全身心投入学习,除了上厕所、吃饭、睡觉,几乎全部时间都泡在教室里,到高三时,王栋已经进步到全班第一名。2008年,王栋第一次高考,以低于本科录取线5分失利。虽然家人、老师都认为他有些可惜,但王栋自己知道,基础太差,这样的成绩在情理之中。最终,王栋选择复读,咬着牙复习了一年,于2009年顺利考入太原理工大学政法学院。
4 温暖
虽然上了大学,但王栋深知自己圆梦的不易。在太原念书家人离得远,又没有可以托付的亲戚,坐轮椅的王栋怎么照顾自己?惟一的解决办法就是让王栋尽快装上义肢,学习走路。一个假期,膝盖下的皮肤磨出了泡、磨破了皮,王栋终于能拄着双拐勉强行走了。2009年9月10日,王栋永远忘不了这天。带着自己最重要的行李——轮椅和双拐以及腿上还硌得生疼的义肢,王栋在妈妈陪伴下到太原理工大学报到。负责迎接新生的“爱心家园”志愿者看到他时懵了,因为事先不知道王栋的病情,政法专业新生都安排在四楼的宿舍里,王栋还是上铺,这可咋办?
志愿者第一时间联系公寓管理中心的刘玉花老师,被大家亲切地叫做“刘妈”的刘老师,当即给王栋调了一间一楼的宿舍,而且和她的办公室在同一栋楼,以便王栋有困难随时可以找“刘妈”。刘老师还找工人把宿舍楼门口的台阶砌成斜坡,方便轮椅上下。宿舍可以调,但上课的教室、食堂、图书馆等却不可能改变,“爱心家园”的志愿者轮流当起王栋的“保镖”。每天一早,只要王栋有安排,志愿者都会提前到宿舍接他,抬他上教学楼,帮他打饭。就连今年参加硕士生入学考试,也都是志愿者全程接送。4年来,尽管“爱心家园”的志愿者换了一茬又一茬,但大家对他的关怀和帮助却四年如一日。
5 突破
在大家的爱心接力中一路走来,王栋直言“十分幸运”。他心里怀着深深的感谢:“将来会自立自强,回馈社会。”
“大家对我的关怀,是激励我不断进步的动力。对帮助我、关心我的人最好的报答,就是好好学习。”国家司法考试因其极低的通过率,被一些人称为“天下第一考”。去年9月,才读大四的王栋第一次报考,就以396分——超出分数线36分的成绩顺利通过。
“考上了!”看着山西大学法学院楼内公示栏中张贴的2012年硕士研究生录取名单,王栋眼中泛起泪花。4月中旬,当王栋接到山西大学法学院的复试通知,得知自己以364分——初试第二名的成绩进入复试。在同学的陪同下,王栋一路过关斩将,顺利考上了硕士研究生。当下,王栋迫不及待地将好消息告诉了“刘妈”和“爱心家园”的志愿者,请大家分享自己的喜悦。
王栋相信,完成三年的硕士学业后,他一定会“走”得更快、更稳,兑现自己回馈社会的诺言。(作者:本报记者 魏薇)